|
来源:首席会计资讯网 浏览:
次 2018-04-09 14:29:19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税负,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那么,这次税制改革为什么改?主要改的是什么?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3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同时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改革措施还明确,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说,实施上述三项措施,全年将减轻市场主体税负超过4000亿元,会使制造业的税负进一步降低。 此次深化增值税改革,目标直指我国最主要的税种——增值税,这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目前,增值税的收入占我国全部税收的约40%。 这次改革,强调为企业减轻税负。措施的第一项,就是直接降低了税率水平。现行17%、11%、6%三档税率调整为16%、10%、6%。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王道树说,别小看这一个点,是进行了反复测算。根据静态算账,光17%税率调到16%、11%税率调到10%,给市场主体减负就将近两千四百亿,这个数字应当说不小了。 那么,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下降的这一个点,又意味着什么呢? 李源峰是北京某车企的财税负责人,在这次改革的新闻发布后,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作为中间环节,我们公司今年预计能省1.4到1.5个亿,但是要算上供应商那部分,会超过3个亿,经销商那部分还没有测算过,算上的话可能会超过5个亿以上,这个会有减税的效果。”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近年来,制造业成本的提高,比如工人工资的普遍上升,土地价格、能源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等方面的上涨,使得制造业企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现阶段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较为突出。 降低税负,表示这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直接用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这对于企业来说意义重大。 北京某汽车企业财务总监刘宇杰说:“对我们的直接影响就是现金流的增加,测算的1.4个亿是切切实实留在企业的,我们可以用来购买配件、扩大再生产,用来提高经营质量、多做一些广告、提升企业形象,给经销商一些支持。这是真真切切的,真金白银的,是企业得到的利益,不是虚的。” 从主体税种入手,通过降低税率水平,为实体经济普遍减税,并向先进制造业、研发服务业倾斜,这能够更好地发挥税收引导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而给予制造业等行业支持,这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研发服务业持续创新和提振实体经济。 除了对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降税之外,在这次的税改当中,还提出退还部分企业存在的留抵税额。那么,什么是留抵税额呢?进项税,也就是指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等时候支付的增值税额,与销项税,也就是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额出现的差。如果进项税大于销项税,则存在留抵税额。 专家介绍,留抵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集中投资的影响。建设初期或设备更新周期,企业动产、不动产投资规模较大,取得的进项税额多,同期没有销项税额或销项税额小,就会产生期末留抵税额。 在这一次的改革当中,对于部分行业退还留抵,既减轻了企业负担,也可以让企业有更多资金进行研发、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 除了直接下调增值税税率和部分企业退还留抵之外,这次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 按照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按3%征收率计税。在这一次的改革前,工业和商业使用的是50万和80万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其他行业为500万。 纪健金是一位手艺人,今年66岁了,在厦门市开了一家生产机械零件和五金加工的工厂。去年他生意不错,接到了几笔大订单,不到半年机械厂就达到了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本来工厂效益好了,做大了,纪健金应该很高兴,可是他却高兴不起来。 原来,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如果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那么企业也不用担心税收负担,然而,纪健金开的这家机械厂几乎没有什么进项,这样一来,他的负担就重了,让他一筹莫展。前几天,他看到新闻上说,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3%征收率计税的优惠。纪健金赶紧请会计算了一下账,这一算,发现如果从一般纳税人转为小规模纳税人,他的工厂全年预计可以实现减税40多万元。 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并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将选择权交给企业,这样的举措有助于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推进深化税制改革的进程,先后实施了七大步改革措施:第一步,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市针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启动了营改增试点;第二步,将上海改革试点分批扩大至北京等11个省市;第三步,2013年8月1日,将上述试点在全国推开;第四步,2014年1月1日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试点;第五步,2014年6月1日将电信业纳入试点;第六步,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第七步,2017年7月1日,将17%、13%、11%、6%四档税率简并至17%、11%、6%三档。而今年又在此基础上,将税率下调到16%、10%、6%。 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介绍说,营改增试点改革,实现了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营改增已累计减税2.1万亿元。 为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总体要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的具体部署,要求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同时提出,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而此次改革,预测降低税收4000多亿元,将完成全年降税目标的一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次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作为政策发力点,把支持重点放在支持制造业发展上,这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一致,进一步降低了制造业税负,同时,也有其他行业享受到优惠政策。专家表示,这些措施,将会进一步激发企业加大投资、升级改造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相关具体实施办法,确保政策有效落地。 |
|
|